第三十八章 他强由他强
“世道变了,沈先生明见万里,还须早作打算。”
叶容天说完这话,也不再看沈弼表情。
学着沈弼样子,端起茶碗,老神在在细品起来。
“九七”回归在即,政策风向转变,《南华早报》已经成为汇丰手上一颗烫手山芋。
汇丰对此心知肚明,别人也不是傻子,要不然东方报业集团也不会开出1亿港币的超低收购价。
你还不好意思说人家趁火打劫。
毕竟,收购《南华早报》这家历史问题不清不白的报章,要冒一定政治风险。
这也是其他报业公司对《南华早报》退避三舍的原因所在。
沈弼皓首微垂,心中权衡利弊百转千回,脸上神情变幻莫定。
这时,一名侍应生恭敬走到沈弼身前。
“沈先生,义拍会马上就要开始,夏女士请您过去致词。”侍应生躬身一礼道。
“请回去转告夏女士,我马上就过去。”
沈弼抬头对侍应生淡淡吩咐一声,然后转首向叶容天展颜一笑,似乎终于做了某个重要决定。
“叶先生,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支持叶先生的收购建议。”
沈弼首先开诚布公说道,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汇丰毕竟是家大公司。
像这样的收购案,沈某也不能一言而决,还需要征求其它股东意见。”
沈弼笑眯眯说道,见叶容天脸上似有不耐之色,怕这个沉不住气的家伙又拂袖而去,赶紧又喂上一颗甜枣。
“叶先生请放宽心,沈某一定会竭尽全力,尽快劝服其他股东。
我相信我们应该会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届时,我自会派人再联络叶先生。
叶先生,现在沈某还有些琐事要处理,不如改日再聊?”
“沈先生请自便,叶某恭候佳音。”
叶容天站起身,和沈弼友好握手,恭送沈弼离去。
“老板,大班王这明显是缓兵之计。
我估计他回去后,就会把今天和你会面的消息透露给东方报业。
两虎竞食,他好坐收其利。”史丹尼一旁皱眉提醒道。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叶容天哈哈一笑,不以为然。
“按兵不动?”
史丹尼大惑不解。
“两虎竞食,重要得不是老虎数量多寡,而在于一个‘竞’字。
如果两虎相安无事,他又如何坐收其利?”叶容天微笑解释道。
“如果东方报业主动抬价怎么办?”史丹尼皱眉问道。
“1.5亿啊,马成昆怎么抬?
他如果敢抬价,那就让给他好了。”
叶容天并不担心东方报业搅局,因为他很清楚,东方报业无非就是想捡个现成便宜,对《南华早报》并非真有企图。
不然也不会有一年后默多克入主《南华》的事情发生。
叶容天开出1.5亿港元报价,已经将利润空间压榨一空,再往上抬价就不划算了。
当然,如果马成昆知道默多克对《南华早报》有兴趣,那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老板,义拍会就要开始,你要不要下场玩玩?”
史丹尼见叶容天智珠在握信心满满,知道叶容天必有主张,便不再多言,转而笑问道。
“来都来了,自然要略尽绵力。
你没听刚才老沈怎么捧我?
‘胸纳四海,怀抱天下’。
啧啧,这么大一顶高帽下来,真是压力山大。
对了,今天这场拍卖会都有哪些拍品?”
叶容天偏头望向史丹尼,好奇问道。
他今天过来,主要是为了和沈弼洽谈收购《南华早报》事宜,对慈善义拍会没有做过了解。
“大多是一些名家题词字画之类。
听说有查良庸先生的手稿,倒是值得看一看。”史丹尼想了想说道。
“金镛手稿,是哪一部作品?”
叶容天眼睛一亮,来了点兴趣。
金镛武侠兴起于五十年代中期。
自1955年在香江《新晚报》上刊载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期《明报》刊载完《鹿鼎记》为止。
金镛先生一共创作了十五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公认为新派武侠小说武林盟主。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镛武侠小说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衣钵,又融入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妙笔生花,雅俗共赏,在全球华人中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武侠热潮。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金镛的武侠小说。”一语道尽金镛武侠小说在世界华人社区无可匹敌的巨大影响力。
像叶容天这一代香江年轻人,从小就是读着金镛武侠小说、看着金镛武侠剧长大,对金镛先生的小说手稿,自然会有莫大兴趣。
宴会大厅中间专为参与竞拍的客人留有席位。
叶容天、史丹尼走过去,随便找了一张空桌坐下。
“《笑傲江湖》,可惜只是残稿。”
史丹尼掏出邀请函翻开看了看,上面有本次义拍会拍卖品的详细介绍。
“残稿啊。”
叶容天摸了摸光洁的下巴,略有些失望。
对于一件藏品而言,无论多么珍贵稀有,如果品相不好,残缺不全,价值难免大打折扣。
金镛写《笑傲江湖》的时候,香江正好发生“六七暴动”。
“六七暴动”是香江自二战结束后发生的最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事情起因是九龙一家工厂的劳资纠纷。
劳资双方就工资、待遇等问题谈判未果,结果引发工潮。
刚开始只是罢工,后来事件越闹越大,罢工变成了示威,示威变成了暴动,最后甚至酿成武装冲突,造成不少人员伤亡。
包括香江商业电台节目主持人林斌,因为发表了讽刺言论,结果被人堵在路上,活活烧死。
金镛也受到这次事件波及,没办法只好避走狮城。
在新加坡,金镛和“驱风油大王”梁润芝共同投资创办《新明日报》。
《笑傲江湖》最先便发表在《新明日报》上。
由于通讯滞后,《明报》也要落后一两天才能见报。
“六七暴动”结束后,金镛回返香江。
但他在新加坡留下的《笑傲江湖》手稿,并没有一起带回,所以这次拍卖会上的拍品只是金镛回到香江后,继续创作的部分残稿。
看过《笑傲江湖》的同学都知道,这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
许多同学以为《笑傲江湖》是在影射大陆,其实不然。
了解了金镛创作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后,大概就能明白,除了任我行和东方不败可能是在影射国共领袖外,其他人物,如岳不群、左冷禅等,主要是影射“六七暴动”中的指挥部,“斗委会”主要成员。
至于个中详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