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1/2)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

东枝山虽然在掸邦虽然挺出名,而且还是东枝城的一道天然屏障,不过实际上说来,东枝山主峰占地面积并不大,而且奇峰突起高低不平,所以就算花大力气平整过,但真正能利用起来的地方并不多,其中司令部的占地已经可以算是最大的一块凭证地皮了。

而这么大点的地方想要驻扎上万的部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因此,便是德钦控制的核心力量,萨博的**旅也只能驻扎在山脚下,当然,那还算东枝山的范畴就是了,而且整个部队可以在半小时内全部输送到东枝山上,占据每一个核心要地,进而控制整个东枝山的局势……只可惜,便是这样的核心力量,居然没开一枪一弹就已经全部缴械了,而且连指挥官都死得不明不白,说起来,也是**旅的悲哀,谁让他们碰上了唐宋呢,要不然,换谁来也不敢在东枝山上撒野啊…。

不过,虽然东枝山主峰可利用的地方并不多,但主峰背面的后山,却是一大片高高矮矮,上下落差不超过百米的丘陵。

最重要的是,这些丘陵中间还有一汪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的湖泊。

某种程度上,有水就能养活人了。

何况这丘陵也不算很高,落差也不算很大,关键是周边地区没有人烟,这岂不就是一座天然的兵营?

关键是这里距离东枝城很近,非但可以就近保护这个军事要地,便是后勤也可以依靠东枝城轻松解决。

德钦还是有点眼光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灵光一闪,掸族的绝大多数军队就驻扎在丘陵上了,所有的兵营环湖而建。

光是湖面就超过了一平方公里,那周边地区自然就更加广袤,不说一两万军队了,便是再多个几万,也不是问题。

可以说,现在的掸族部队,除了其他军事要地驻扎的官兵外,绝大部分都在这湖边了。

因此,这湖也取了个名字叫作中心湖。

兵营距离东枝山的直线距离也就四五公里,这里的一切自然还是全在唐宋掌握之中。

而现在,唐宋便跟吴将军坐着一辆吉普直趋兵营。

这兵营处在群山之中,而且荒无人烟,按道理来说别说开车去了,便是连路也不应该有的。

不过,这里到底生活着几万人,后勤是个大问题,而且想要调兵出来的话,没路速度又怎么快得起来?

分分钟都有可能输掉一场战役的。

所以,德钦就是再怎么吝啬,还是花大力气从东枝山脚修了一条粗犷的石子路直通后山。

虽然坐在车里就跟跳舞一样,整个身体一直高低起伏着,但有这条路,还是方便得多。

这是唐宋第一次来后山,之前德钦虽然将一些部队交给了他,但除了萨博的**旅外,其余的全都是跟各个部队的首脑说了说,所以,其实他还只是镇住了各路军队的首领而已,至于下面具体的军营,呵,估计还未必知道这个消息。

也正因为如此,唐宋才需要紧盯着所有人的一切动静。

当车子越过一道山梁的时候,那碧绿的湖水便陡然映入了眼帘,然后,便看到了围着湖水而建的一排排军营。

当然了,这些军营虽然说是沿湖而建,实际上还是有点距离的。

要不然,万一哪个季节降雨多了,他们还不得被淹成落汤鸡?

更何况,军营么,光有地方住还不行,最起码天天操练的地方得有吧?

而湖边周围那一大片地方地势平缓,正好适合操练,那当然要留下来。

虽然这边的驻军不少,但真正听老吴指挥的也就一个旅而已。

这也正式德钦为什么没把他放在眼里的原因,人家光一个核心部队,自己侄儿指挥的手下就一个旅,何谈其他部队,而老吴么,总共的实力也就这么多,而且还被限制在后山,没有德钦下达的军事任务的话,连动都动不了一下,又怎么能被人家放在心上?

下了山梁,先后穿过两道戒备森严的门岗,穿过起码有两个营兵力的宪兵大队,吉普车便进入到兵营区。

老吴的部队在距离门岗最远的地界,都到了中心湖的另一头。

这也从一个侧面宣示了德钦对老吴的戒备,出山的路就这一条,他的部队在最远的地方,想不尊号令偷偷出来,又怎么瞒地过那么多兵营?

车子沿着湖边被冲刷的干干净净的石子路慢慢往前开,几乎等于穿越一半的驻军才能到达目的地。

沿路自然遇到不少操练的官兵,全都军礼相待。

老吴嘛,谁不认识?

虽然在东枝山不是他说了算,也未必能管到他们头上,但好歹也是副司令不是?

多少也要给点面子。

这些有手无心的军礼,老吴也不稀罕,一路全板着脸。

当到达目的地时,那板着的脸才稍稍平缓了些,不过一想到身边还坐了个瘟神,而且摆明的目的就是想将他手下的那个旅抢过去,那脸色怎么也好看不起来……

唉,这小子可真是个克星啊,不但是他的克星,也是所有人的克星,从现在东枝山的局势就可以看出来了,演戏的德钦也熬不住早早投了降,那他该怎么办?

明着阻止是不可能的,只怕自己话还没说出口就已经被这小子给干了,这一天时间虽然不长,但关于这小子的传说已经足够编成一本书了……

那,就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看这小子到底想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收服他们,看能不能从中做些什么手脚,如果实在没办法,那也只好认输,反正德钦都认了,他认输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少,自己的权力还没德钦大,也没像德钦那样等到接班人都不在了才老实了点……

心念电转中,吴将军已经打定了主意,然后,便见识到了自家部队的热情。

确实热情如火,当卫兵通知长官似乎是吴将军到了的时候,只要有军衔的军家伙几乎都跑了出来,咋咋呼呼好几十号人,还没等老吴唐宋下车呢,便将整辆吉普围得水泄不通,左一声吴将军,右一声吴司令的问好。

这场景,似乎才有点军阀割据的味道,这些军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毫无顾忌,嗯,更有点像土匪,也只有土匪头子到了,似乎也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军纪……唐宋不由皱了皱眉头,说自由散漫都不过分,而且,这还是军官啊,想象一下,那些士兵一旦没有约束会是什么样子。

不过,越是这样自由散漫不好管理的部队,对缔造这支部队的领袖忠诚度也就越高,可以说,这完全是一个人的部队,大概除了老吴谁也指挥不动。

关键问题是,这样自由散漫无纪律无组织的部队,人数一旦多了,非但不好管理不说,也不可能形成什么战斗力,简直可以说是一堆废物,但人数不多不少的时候,那要是有个强力人物指挥的话,在战场上很可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句话,当他们受到刺激时,当他们打红了眼,那绝对所向披靡,谁都不想跟他们做敌人。

当唐宋见到这支部队的真实情况后才有所领悟,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德钦才没有花大力气对这支部队进行整编,收归到他所指挥的掸族军队体系中去。

原因无他,整编这支部队定然会遭到强力抵抗,代价太大,得不偿失,就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样。

那一动自然不如一静,反正只要将他们看老实了,自然翻不了什么泡泡。

想将这样一支乱军收归既有,就算老吴实打实的支持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老吴不捣乱就是好事了。

大概廉政公署这个新生事物也不是那么好用。

不过,不管怎样,总该试试不是?

总不能就此打了退堂鼓。

何况,越是有挑战的事情,那做成功了也越有成就感。

下车,先是一顿热情洋溢的寒暄,而老吴也就在不动声色间帮唐宋介绍了一下。

旅长貌成喜上校,四十多岁的样子,个子高的倒是有些不像缅甸人,大块头,大肌肉,脸上还有两道刀疤,一脸凶狠的模样,不太像军人,倒有些似土匪。

光这一个人,就有些难搞啊,因为往往这些像土匪的家伙,不,本来就是土匪的家伙,笼络手下很有一套,手下们都很死忠。

想让他们听从廉政公署的召唤改换门庭,尤其是老吴还当面的时候,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很有可能的是,他或许将是唐宋今天下午第一只鸡。

再看看貌成喜手下那些人,都是一帮货色,唐宋都怀疑老吴是不是将整个缅甸容貌“出色”的土匪都收拢过来了。

唐宋只能暗自摇头,看样子,这支部队大概要大换血了,只希望下面那些普通士兵少些这样的人物。

一顿寒暄后,老吴一拍手,顿时四周皆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吴将军,而老吴也便表明了来意,直接将唐宋给点了出来:

“各位,唐宋唐上校现在是东枝山的司令,不说是我,就是德钦司令也要听从他的指挥。

今天呢,唐司令百忙之中到我们特一旅检查,要有一些文件精神传达给大家。

大家鼓掌热烈欢迎。”

鼓掌?

仿佛没有听见老吴说的话一样,众人先是将目光从老吴那儿集中到唐宋身上,目光中充满了惊奇,诧异,然后就是不屑,再之后,稀稀落落的掌声才响了起来。

可以想象,这完全是看在老吴面上,否则一点掌声都不会有。

唐宋就听那貌成喜小声嘀咕着“兔子一样的人,这么年轻就能当上校?

什么世道?

上校也还罢了,居然还是偌大掸邦的司令,简直就是笑话,嘿,该不是卖屁股卖的这么成功吧”,这声音说大不大,因为老吴没听着,说小不小,貌成喜周围几个军官都听得一清二楚,都忍不住眯着眼睛小声暗笑,那不屑的眼光也就更明显了……然后,便听到貌成喜大声说道:

“司令,那是不是将所有士兵都召集起来听从唐上校的教诲?”

老吴虽然不知道先前貌成喜说的是什么,但看众人表情,再看看唐宋一脸冰冷的模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不由暗暗叫苦,斥道:

“你们什么态度?

当了一辈子的兵都当回去了?

要像尊重我一样尊重唐司令。

我告诉你们,唐司令的能力本事远不是我能比的,更不是你们这些井底之蛙所能比的。

哼,懒得看见你们这些井底之蛙,全体都有,集合部队去!”

匪军就是匪军,就算老吴已经大发雷霆,这些家伙还是没个人样儿的三三两两散去。

倒不是说他们不将老吴放在眼里,而是已经习惯了这样干活,反正德钦管不到他们,而老吴又纵容着他们,跟他们没大没小惯了,所以这点惫懒态度算不了什么,就算平时因为这样得罪了其他兄弟部队,那不还有老吴帮他们担待着吗?

虽然听老吴说现在东枝山归这个小白脸管,但这小子或许只是下来镀金的太子,又或是德钦老吴他们哄着他玩的,绝不可能将掸邦的权力真正交到这家伙手上。

就算这小子真有权,也别想管到他们特一旅头上,嘿,先前只是个小小下马威罢了,算是帮老吴挽回一点面子,谁让这小子居然敢凌驾到他们领导头上呢?

那不等于将他们特一旅踩在脚下吗?

他却不知,平时给谁下马威都无所谓呢,便是得罪了德钦,那也碍于老吴的面子不好计较,但今天这个下马威却是错了,而且这一错,很可能就无法收拾。

冰冷的目光看着人群三个一群五个一党的散去,沿途还笑嘻嘻地谈论着某些不堪入耳的话题,唐宋淡淡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