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中华大地的新变化!(1/2)

阿道夫以一种非常莫名其妙的方式组建了一个政党,但说句实话,他在心里并没有觉得这个政党会如何如何,他的想法实际上是,安抚这些个被裁的军人们。

+◆,

处于这个考虑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个被裁的军人,他们是因为阿道夫自己才这样的呀,对不对?

这是阿道夫搞出来的东西呀。

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责任心,阿道夫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较的负责任。

而他的做法,也是依照这个想法来的,你看啊,德意志人民党,我们就是为了人民来搞的嘛,不是有句那么话嘛,叫……

为人民服务!

哎,这个话,好像是太平洋帝国那边才有的吧?

不管了,反正挺带感,于是,阿道夫就把这个话,直接告诉所有的暂时他能看到的人民党的成员,告诉他们,这句话,就是我们目前的党章!

那这样一来……

“阿道夫先生简直就是圣徒!”

“上帝保佑你阿道夫先生!”

“我们现在是一党了!”

高兴啊,拥护啊,那还有啥说的?

但说实话,阿道夫是真的很想让这些个热血青年平静一下,真的,因为在他看来,现在德意志的情况,还不明朗,他所掌握的各方面的信息就是这么跟他说的。

可到底日后会如何,他真的是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就在德意志这边混乱与秩序之间疯狂博易的时候,整个的世界也在发生着变化。

“同志们!

我们要响应伟大皇帝陛下的号召。

积极的进行农村生产联合制度的改革!”

“同志们!

大家的田地联合在一切。

然后一起干活。

这多好啊!”

“同志们!

大家不要吃大锅饭,如果干活的人多了,没活干,那就去城市发展啊!

去城里打工啊!”

这是太平洋帝国中华地区上,此时正在进行的一个改革,一个非常有风险的改革,那就是,农村的合作公社运动!

对。

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了,定然是李梦杨这个家伙起的名字,这家伙是没治了。

那这个运动,就李梦杨自己来说,他不可能不知道的,这个运动是伴随着极大的风险的,这个风险叫大锅饭,******嘛……

对了,某大组织在李梦杨的知识层面里犯过的错误,他现在正在做!

那这是为什么呢?

现实情况决定的。

就是这么简单。

真的就是这样,简单的来说。

那边是,此时的太平洋帝国,虽然是一个帝国,但是天然的两块大陆,这就是天然的二元帝国的架构,没办法,天然的,改不了。

还好有李梦杨这样的,超级人望,世界上古今中外也很难找出来有如此高威望的皇帝了,而且是极高的个人崇拜,所以,这个帝国还运转的不错。

但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这毕竟是两块地方,而自然的,在帝国内部就形成自己的商业流动圈。

哎对,便是以太平洋这个大洋为内湖,然后美利坚地区,中华地区,11区,以及现在还不是我们的国土的澳大利亚,这些个地方就自然的要进行内部贸易。

这个贸易那是内部的,那么当然的就只有正常的营业税啊,也就是说没有国税啊,不可能收啊,对不对?

那么,就很自然的产生一个问题,便是农业问题!

美利坚地区那地方地大啊!

那边到处是新开垦的土地,而且多少年也没什么人,土地非常的肥沃,这么说吧,只要你有人,只要你过去种田,那就绝对饿不死,瞎种都行啊。

新大陆当年就是因为这样才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啊,而且啊,还有以前的事儿,就比如李梦杨打加州的时候,如果再晚上哪怕一两年,那他都打不下来,因为根本就没办法封锁加州,加州自己的农业很快就会起来了,她能自给自足了,真的。

就这块地,那是真的没说的,只不过是以前真的没开发起来,而现在,太平洋帝国一个帝国了,那我们中国人去美利坚地区,这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到处去种地,去建设啊!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很多的纷争,比如跟印第安人有龌蹉,跟白人抢食,但没关系,李梦杨是华人,这些个事儿,和谐为主嘛,美利坚地区现在华人已经跟白人差不多多了,黑人跟老墨都被压制下去了。

于是,美利坚地区的土地得到了极大的开发,那农业作物的产出量极大啊!

粮食价格跌的很厉害,因为量大嘛。

那么,这就有问题了,要知道,原中华地区这里的土地,不是不肥沃,而是本来这边就是小农经济,土地的出产效率低,特别是南方,人口多,土地非常的分散。

也就是说,中华地区,特别是南方这边,因为效率低,所以成本高,成本高,价格当然就贵了,那么这一来一回。

粮贱伤农!

幸幸苦苦种出来的东西,不赚钱,那这可让人多难受?

而李梦杨这个皇帝他可怎么办呢?

当时的李梦杨,是这么说的。

“好啊!

好啊!”

好?

对,就这个字儿一出来,那周围的帝国大员全都傻眼了!

也不可能不傻眼的,但还好,毕竟李梦杨的威望太高,而且他还真的是有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眼下的这个,便是大家搞合作社,搞集体农庄!

那这个政策……

“陛下英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然没人敢说什么不同意的,虽然,太平洋帝国其实是个党国。

有公民党在看着。

有各级代表。

但可是,皇帝陛下现在太强势,没办法的事儿,确实有点儿独裁的感脚。

李梦杨心里也清楚,但他的这个政策,他也知道,别人一定不会说三到四,而实际上。

真正难办的是自己的这一关。

因为只有李梦杨知道,这个政策,其实是失败的!

李梦杨一直都承认一点,也是一个党史研究的人绝对会承认的一点,那就是某大组织的执行力是非常非常的强的,办事儿绝对不拖泥带水,效率是第一流的,甚至远超这个世界上的其他政党。

不然,后世的中国也不会崛起,但是。

纵然如此高效率,如此强悍的大组织。

他们也没能把这个集体农庄给搞明白,结果搞成了大锅饭,搞的还天怒人怨,好多人拿那个三年说事儿。

话说,那个三年灾害当然有,当然不否定一些个事实,但当时的真实情况,也绝不是某些个西方走狗型学者说的那样,什么4000万,8000万,1亿……后来好像有3亿的版本了?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大家穷,确实有因为这个饿死的,但是并不多,因为有一点,那就是平均!

那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平均的三年,干部都没有贪污的,因为没东西可以贪了,全国的物资都非常的紧张……其实,以当时的条件来说,大组织做的算是不错了。

不说大组织了,就说李梦杨这回,他要搞这个东西,这个事儿吧。

首先一条,将小的每家每户的田地给集中起来,变成大的,那么至少在生产效率上就有提高。

谁都明白,大规模生产才有助于提高效率嘛,自己就管自己的一亩二分地,你怎么可能竞争的过美利坚那边的大农庄啊?

另外还有一个客观条件,那就是毕竟很多的华人,我们是不想离开家乡的,不想去美利坚那边种地的。

所以,基本上也就是这个办法,大家集中起来。

如此看来,这个政策应该是势在必行,可是如何来避免失败呢?

其实,特别的简单,因为李梦杨就没把这个事儿,给看成会失败的政策,他把这个事儿,看成了一次解放!

为啥叫解放呢?

就因为李梦杨在这个土地集中的过程中,他释放了一个口子,就是鼓励人民往城市中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