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三章 接收物资(1/2)

李泰看着朝廷送过来,让自己回长安过年的书信,倒是笑了笑。

李泰对吕才道,「我回长安过年,洛阳的事却要你多看着了。」

「长安乃是帝国中心,未必能如同洛阳这般肆意,还请魏王带上些足以商量的人手来!」

吕才看着这份诏书,却也知道当初送上洛阳的三百多万税赋定然让大唐朝廷震动。

只不过吕才没想到的是,朝廷居然都没有要派遣个人下来查一查,直接便让魏王回到长安去。

很显然就是朝廷也没办法把握里面的钱粮到底有多少,所以只能让魏王回去自己做汇报。

正常来说,像魏王这种被封在外面的藩王一旦就封,想要回朝廷是很难的。

尤其魏王还是圣人的嫡子之一,圣人又还在,谁也不敢保证圣人会不会让魏王继承皇位。

但现在随着那一份的税收的上缴,魏王真的是想要回去就回去,毕竟一个洛阳收了整个大唐十分之一的税赋,简直匪夷所思啊!

「卢安寿、白鹤、任雅相、祖长明,再加上我的亲兵们便够了,毕竟长安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回去看看就是了!」李泰从容道,

「不过,倒是真儒要加把劲把整个河南道路体系的修缮给弄出来。

若没有圣人点头,这件事情想要操作起来,多少还是麻烦不少的!」

「魏王您准备什么时候启程?」王真儒听到李泰的话,脸色不由严肃起来。

「我跟来宣旨的内侍说了,明天负责交接各处的政务,应该后天就会动身了!」

王真儒咬咬牙,点头道,「我一定在明天把这份企划书给赶出来!」

「有个大略就好!」李泰看着王真儒的样子也明白他怕是要熬夜赶PPT去了。

「诺!」王真儒点点头。

王真儒这么多的工程都干过来了,非常明白工程有没有朝廷背书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有朝廷的背书地头蛇世家会扯皮但都从着要好处去的扯皮,但如果没朝廷背书,这些世家可能术处于单纯不想麻烦的扯皮。

比如说,你这道路修建起来,影响到自己家族的风水了,所以拒绝配合,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去修建整个体系,单从政治立场上,朝廷都已明确下发文书确定的事,结果你现在反对,是不是对朝廷有意见啊!

也正如此,虽然这件事情挺赶的,但王真儒倒是需要把这件事给赶出来。

确定这两件事情,李泰与众人商量了一下细节,众人便散去处理各种事务了。

而李泰则找上阎婉,把即将要动身回长安的消息,告诉了她。

「要回长安了?」阎婉倒有几分意外又有几分欣喜。

「嗯!」李泰点头道,「你在洛阳有什么闺蜜的明日也去一一拜别,至少我们元宵之前,怕是不会回洛阳了。

另外回去之后,你要安排个时间,去处理各种需要走动的亲族,这些麻烦事情,怕是要交给你去打理了!」

李泰清楚以前自己没成家,那自己独来独往的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但自己已经成家了,那每年过年就少不了与各种亲族打交道了。

不过这种事情却也不是自己出面的,而是要交给王妃来出面打理,基本上什么事情,自己出个人也就是了。

「奴家明白了!」阎婉听到这话,倒兴致勃**来。

毕竟自己在魏王府里面真没什么事,对正处于好动年纪的阎婉来说,能处理这些家长里短的家事,正如她所愿。

腊八之后,李泰便带着魏王府启程,差不多小寒时

,便迎着雪花来到长安的魏王府。

差不多也是在这时候,袁客师带着各种各样的装备和工作人员回到了河湟谷地。

杜楚客一边帮忙接收物资,一边帮忙传信给王玄策,让他们来接收甲胄。

像是什么棉衣,茶叶之类的物资杜楚客还是理解的,甚至就算是什么盾甲明光铠,就算是魏王钱多烧得,但这些专业的孔明灯工匠来过来做什么的,一起在这里放孔明灯?

杜楚客表示自己大为震撼,完全不理解这里面的意义。

「这巨型孔明灯是用来进行运输爬坡的!」袁客师道,

「魏王表示这东西继续在洛阳进行试验已经没意义了,需要到河湟谷地这里实地检验。

所以真什么时候能投入作为运输工具,还要看杜长史你能把它给真正改进出来。

如果这东西真能帮忙进行爬坡,那物资从河湟谷地运输到西海郡那就能轻松太多了。」

「我知道了!」杜楚客听到袁客师的话点头道,「也就是试验品对吧。」

杜楚客到底是当初墨科的领导,清楚的知道试验机跟真正拿出来正常使用的器械之间到底有着多么大的差距。

杜楚客可以肯定,怕是等到自己回洛阳这东西都未必能正常投入使用。

但没办法,既然魏王点名了发展这东西,那自己也就只能尽全力发展了。

而在袁客师回来不久,薛仁贵也带着学府兵过来接受物资了。

毕竟是要收获装备,尤其对是不是正规军的最直接认识,那就是身上穿着的是不是甲胄。

所以薛仁贵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带着学府兵来了,就是要最快的速度接收物资。

「见过杜长史,学府兵校尉薛仁贵过来接收物资。」薛仁贵颇是兴奋道。

「过来吧!」杜长史看着薛仁贵,倒也没有什么为难,却是带着薛仁贵来到了府库。

杜楚客让人打开了房门,这时候的薛仁贵看到里面的甲胄在这时候还绽放着银色的金属光辉,看得薛仁贵那是心花怒放,

「四千盾甲,其中一千是备用的。

一共有十二部分组成,另外配置有大盾,钢锤,内置活扣,只要战友帮忙按下对应位置就能让甲胄脱落。

虽然自己想要解开甲胄是很麻烦的,但有战友的话解开这个还是很容易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甲胄重量起步有一百六十斤,搬运的时候小心,别伤到。」

「一百六十斤这么重?

!」薛仁贵听到这话,不免有几分的不可思议。

「你也觉得太重了吧!」看着薛仁贵的惊讶,杜楚客点头道,「要不退回去融重炼!」

「很适合,非常适合,没有比这更适合的了!」薛仁贵果断道,

「我们学府兵有自适应,适应适应也就是了。

别说没超过我们士兵体重的甲胄,我们可以延伸出无体感自适应。

就算超过了士卒体重的甲胄,也能够通过超重力自适应强行穿戴起来!」

「学府兵这么强的吗?」杜楚客听到这话却也不由愣了愣,这是一百六十斤啊。

穿戴起来那可就是一个个的铁疙瘩啊,你穿着这么重的甲胄,还让别人怎么活?



「主要是青海这边适合自适应天赋开发,现在顶多只是在自适应这天赋基础上做涂抹。

士卒们有了足够的素质与组织力,顺着自适应天赋进行调整,调整起来还是挺简单的。

毕竟卫国公留给我们有关自适应的资料讲得挺清楚的!」

薛仁贵抓抓脑袋,到真不觉得这东西有多难,毕竟王玄策看了,表示有手就行。

自己看了顺着自适应的体系向下拓展就好,士卒们也都训练训练就会了,真不觉得难。

「卫国公真乃神人也!」杜楚客此刻忍不住发出感叹。

他可不像是薛仁贵,他是从隋末乱世过来的,清楚知道只要是拥有战部天赋的将领不算是良将也算是猛将。

至于那种能够一定程度根据自己意愿进行修改战部天赋的将领,大唐开国到现在细细数来能不能有五个都不敢保证啊。

杜楚客没想到卫国公居然能够把自适应战部天赋的难度下降到这种地步,压根就没有想过实际上薛仁贵与王玄策两个在统兵方面居然有如此天赋。

毕竟他们没有真正的打过一场硬战,而就军事上来说,千年不朽军事神话赵括用事实告诉你,只要没能从战场上活下来,那你就算是再有潜力,也没有任何意义。

「那杜长史,我便是把这些甲胄给搬走了!」薛仁贵看着这些甲胄,倒乐呵呵的。

「搬走?」杜楚客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不由想到自己接送物资之后被冲击的恍惚,说道,「都还没有清点完呢,搬什么搬!

这些都是训练甲!」

「训练甲?

什么训练甲?」薛仁贵对这词感觉到万分的迷茫。

训练跟甲胄这两个词语是怎么组合在了一起的,或者说这年头甲胄这东西这么的稀缺,哪个脑子有问题的,会在训练时有专门的甲胄,这么暴殄天物,不怕天谴吗?

这时候的杜楚客开口道,「魏王表示你们走的是自适应天赋,所以给你们配置了重铠进行负重训练。

没错这不是你们战斗时候穿着的甲胄,而只是你们训练用的负重铠而已。

没谁会想着让自己的士卒穿着超过一百六十斤重量的甲胄战斗吧,马支撑得起来吗!」

「哦,原来是魏王啊!

魏王向来这么高瞻远瞩,连训练甲胄都替我们想好了!」

薛仁贵听到这话果断道,恋恋不舍的从这些甲胄上移开,又问道,「那我们的甲胄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